縮短智慧物流供應鏈,“產地倉”如何布局
日期:2018-06-25 06:49:19 瀏覽:485
在智慧物流快速發(fā)展的過程中,倉儲部分變化最大的除了前置倉,還有產地倉。
離商品原產地最近的倉庫,叫產地倉。產地倉項目,是指大的零售和物流企業(yè)在供應商/商家產地就近建設倉庫,供應商/商家就近送貨入倉,從而使物流集約化、規(guī)?;?,通過企業(yè)具備的運輸資源,實現(xiàn)從產地倉向分撥中心、轉運中心的多頻次、小批量的連續(xù)補貨,優(yōu)化備貨結構,提升現(xiàn)貨率,縮短訂貨前置期,降低雙方物流成本,提升緊急訂單處理能力,實現(xiàn)共贏。
一般,產地倉項目可以為供應鏈上的各方帶來諸多巨大好處,分對象來說:
(一) 供應商: 賬期縮短,供應流程簡化,物流成本降低。
(二) 商家:提高補貨頻率和現(xiàn)貨率,優(yōu)化備貨結構,提升銷量及客戶時效體驗,簡化入庫流程,降低物流成本。
(三)企業(yè):
物流成本:內部運輸成本降低,增加TC的運輸收入;增加在途庫存,減少庫房面積;
庫存管理:提升現(xiàn)貨率;提高供應商送貨頻率,降低庫存周轉天數(shù);安全庫存集約化管理,降低安全庫存,減少滯銷;降低采購成本;
運營管理:多頻次小批量的補貨,降低收貨難度;提前預知未來到貨量,提升收貨計劃性和收貨效率;減少倉庫與上下游的溝通成本。